陈集村:“三治融合”实现富民强村新跨越

  陈集村位于团林铺镇东3.5公里,距荆门城区23公里。该村国土面积7.5平方公里,拥有耕地5200亩,人口1300余人,主导产业为传统种植结合现代规模化种植,年集体经济收入约20万元。

  作为将军故里,近年来,陈集村立足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探索出以党建为引领,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道路,加快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利用独有的红色资源,打造与教育培训、农业、文化旅游等相融合的红色产业链,实现富民强村新跨越。

  季春时节,走进团林铺镇陈士榘故居,一路的立牌讲述着将军生平的英勇事迹:与毛主席的革命故事,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的赫赫威名,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新中国首任八大兵种司令员之一的工程兵司令员,为我国“两弹一星”发射、建立国防地下工程立下不朽功勋……立牌蜿蜒铺开,“红色”气息扑面而来。

  团林铺镇高标准规划,通过完善配套项目和体系,将陈士榘故居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培训新阵地。发挥陈集村红色资源优势,深挖红色文化精神,找准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与产业富民的契合点,探索形成“研学+农旅”的链条式产业格局。沿线落户拥有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国家级设施蔬菜标准园两个国家级金字招牌,集观光、采摘、农耕体验、生态种植养殖为一体的双碑现代农业生态循环产业园,涵盖集蜜蜂养殖、蜜源植物种植、蜂产品加工、蜜蜂文化展示于一体的“蜜蜂科普馆”,连片种植规模10万亩以上的高油酸油菜,打造文化展示、产品制作、旅游休闲娱乐等业态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以“德治”引领治理新风加快形成善治。陈集村发动新乡贤、老党员、老干部积极投身到村内各项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打造特色群众文化活动,每年春节前邀请区书法家协会为村民开展送春联活动;村里连续2年举办了儿童书法培训班,农家书屋为孩子们提供了遨游知识海洋的书籍;为老年人提供健身活动场所,乡村文明焕发新气象。推行“网格化”管理践行村民“自治”,村委会作为大网格,下设12个村民小组网格,层层细分压实治理责任,确保各项治理工作落实到位。

  “环境美了,乡风文明了,村民的凝聚力强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激发。我们将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传承红色文化,为将军故居得到更好保护创造有利条件,让更多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归故里、建设家乡,助力陈集村逐步发展为文旅业繁荣的富裕村。”陈集村党员陈红泉说。(特约记者 何梦雪 通讯员 赵向阳 金宸旭)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